春盤賦 | The Ode to Spring

  • exhibition-20240216060223.jpg
時間

2024-03-02 ~ 2024-03-23

地點

日升月鴻畫廊

活動

開幕|2024 . 03 . 02(六)3 : 00 p.m.

  
《春盤賦》
對於人們而言「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植物、花卉於春天之際的新綠,最能夠代表萬物的復甦與生意。「春盤」是古時人們在元旦立春之時,食用五種帶有辛味的蔬菜,來迎接新春。而在唐朝歐陽詹所著的【春盤賦】中,春盤則是藉花卉來表現,讓春天的蓬勃意象供賓客來慶賀一年之始,以花頌春。其中歐陽詹寫道:「多事佳人假盤盂而作地,疏綺繡以為珍,叢林具秀,百卉爭新,一本一枝,協陶甄之妙,致片花片蕊,得造化之神。」當時唐代女性用華麗的絲織品做出鮮艷的花卉,並將其接到假花枝上,插在盤中,製造出滿盤春色,在立春這天,把這個「春盤」陳設在宴席上,以供來賓欣賞。

花朵象徵著生命的繁盛,是美麗的象徵;是希望和重生;也是追求寧靜之時的精神性寄託。古今中外,花以文學、藝術等方式被讚揚。西洋藝術史裡有梵谷一幅幅的向日葵靜物;有莫內筆下那一片醉人的睡蓮池。而在華人畫壇裡,有常玉精煉、幽靜帶有東方哲思的花卉作品;有林風眠以水墨畫「計黑當白」的概念來描繪出花的清貴與詩意。藝術家愛花、頌花而畫花,將心境寄託於花,再轉映於畫。

在花卉靜物畫中,花朵綻放的姿態透過藝術家的捕捉,讓這樣的景緻凝結於畫布之上,雖然花有花期,但是其盛開的樣貌在繪畫裡是恆久的美麗。而在寫意的繪畫裡,花卉是藝術家抒情的媒介,下筆不受拘束,有著如枝枒生長的自由。此次聯展,我們希冀在嘈雜的世界中,在一年之初,透過花卉迎新,在每一件作品裡感受彼時與此刻的時空交流,邀請觀者一起注視生活周遭渺小但美麗的事物,在新的年歲以美的事物作為開端,期許一整年的繁盛與芬芳。

本次展覽將集結油畫、膠彩以及水墨等不同媒材來呈現花的百態,前輩藝術家廖繼春(1902-1976)擅於色彩的應用,在其筆下的花朵有著酣暢鮮明的用色,流暢的筆觸交織出的生命力使得靜止的花卉在畫面中顯得律動活潑。同為台灣前輩藝術家的顏水龍(1903-1997),在色彩表現上則質樸而優雅,氣韻溫暖而清新,光與影的細微變化與帶點透明的空氣感都反映在他的花卉靜物作品之中。「玫瑰花」是李石樵(1908-1995)鍾愛的靜物題材之一,用色富麗燦豔,構圖沉穩平衡,壁紙、桌布及花瓶上裝飾性的花紋讓李石樵的花卉創作更富饒趣味。郭雪湖(1908-2012)在旅日期間,時常到上野美術館描繪喜愛的瓶器,並經常細微地觀察花卉而進行寫生,上述的經歷讓郭雪湖創作出許多精彩動人的瓶花膠彩作品。龎均(1936-)的瓶花靜物有別於山水作品的詩意靜謐,透過對比色彩的使用與油彩堆砌出的肌理,使其既具有野獸派般的爆發力,又有中國書畫獨有的洗鍊筆勁,極具特色,獨一無二。在葉子奇(1957-)的作品裡,所有的自然現象依照其應有的秩序運轉,而在靜物創作裡,細膩寫實地描繪花朵一瞬的姿態,在表象之外卻傳達出時空凝結之感,是藝術家內心世界的反映。牡丹有著繁盛、富貴平安的意涵,在潘鈺(1959-)藉由花朵的創作去追求內在的靜謐,她以牡丹作為主題,牡丹的高貴、清雅與生命力在潘鈺紮實的寫實功力之下被呈現出來,彷彿仍能感受到花瓣的擺動,動靜兼具。大學時期主修水墨的潘信華(1966-),在他的創作中勾勒出當代水墨的新「視界」:奇花異草、遠山近水與比例不一的小童等元素混搭,交織出一幅幅趣味橫生的超現實風景。齊簡(1974- )在《後花園》系列作品裡,他利用花布本身的鮮豔花卉紋路,和添加其上的色塊形成鮮明對比,並巧妙地在畫面中安排飛機的存在,使花園的自然美和私密性與之產生衝突感。齊簡的作品反映出他對對立性議題的想法並激發觀者思考。林宏信(1975-)的花卉創作靈感擷取自現代人的數位視覺體驗,將數位修圖技術:去背、柔焦等等以油畫的方式「寫實」地再現數位影像中的花朵,其中繪畫與數位影像主客關係的反轉相當耐人尋味。林浩白(1983- ),透過寫實的油畫技法、精細的光影描繪、以及對於光線及空間的掌握,來呈現出花朵的纖細美好,表現出花卉獨有的氣質及姿態,並傳達出靜謐的氛圍。林浩白以植物探索生命,反射出自身的觀察及情感,在觀賞畫作的瞬間體驗生命的永恆。專精於壁畫的陳于安(1989- )擅長將自然生物融合進她的創作裡。畫作中使用了明豔的色彩,充斥著茂盛的生命力並富有意趣。大型畫作尺寸使花朵的細節精妙得呈現在眼前,令人得以以不同的角度欣賞日常熟悉的植物。莊道明(1989-)則以繪畫中栩栩如生的花鳥表達他對生命的體悟與內心盼望。例如在《碎花季》系列作品中,破碎的百合花代表著碎裂的理想,而斷裂的線條則為經歷過的傷痕。他先以電腦構圖並投影到畫布,再以手繪方式完成作品。對莊道明來說,影像具有欺騙性,而繪畫則是追求真實的過程,透過具有感染力的表達方式,莊道明的畫作引起人們的共鳴。


參展藝術家: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郭雪湖、龎均、葉子奇、潘鈺、潘信華、齊簡、林宏信、林浩白、陳于安、莊道明